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重要的民生福祉,是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東莞市處于“三區”疊加的戰略機遇期,加快轉型發展的重要窗口期。近日,東莞市發布“十四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,闡明了“十四五”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總體思路與主要目標。今天為大家梳理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內容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東莞新建污水管網1.2萬公里,累計建成1.3萬公里,基本實現市政道路雨污分流、全市范圍有污水排放的地塊就有污水管網;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市污水處理廠運營項目由42項新增到60項,污水處理廠規模從258萬噸/日提升至376萬噸/日。通過全力夯實環境基礎設施短板,東莞的環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。
對照《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》中提出的目標以及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熱切期盼,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尚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切實解決。如減排控污仍需加強,環境質量改善成效尚不穩固;環境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有待完善提升,環境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于城市發展。
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之一,環境治理能力對比深圳市等先進城市尚有較大差距,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對比城市發展水平也相對滯后。市政污水管網配套仍存在較大的缺口,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率不高,污染源精準溯源監測能力不足,科技創新支撐作用亟待加強。為改善一方人居環境,“十四五”期間,東莞市主要采用以下措施治理農村生活污水。
1. 嚴格行業準入和分類精準管控。強化“環境準入清單”剛性 約束,充分考慮“三線”要求,合理確定工業發展布局對重點 流域內存在高污染企業且水污染嚴重地區、敏感區域、城市建成區,實施分類管控。
2. 切實加強水功能區水質達標工作。嚴格按照省生態環境廳關 于水功能區和水環境功能區整合結果及水質目標要求,開展水功 能區水質監測,制定不達標水功能區整改方案,力爭實現“十四五”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目標。
3. 健全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管理維護長效機制。以生態化、資源化處理為導向,加快推進自然村污水管網建設,同時堅持以用為 主,建管并重,制定東莞市村級環保基礎設施管理和維護長效機 制實施方案。
4. 深入實施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。按照“一鎮一方案”“一河一策”的思路,推進全市53條已上報國家和省督辦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,采取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、水體凈化等措施,因地制宜開展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和消除工作;同時積極參與競評國家農村黑臭水體試點市,通過試點示范,總結治理經驗,形成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;強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保障措施,建立農村黑臭水體長效管理機制;建立動態更新機制,發現一條、新增一條、整治一條,推進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;持續鞏固和提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成效,實現水體長制久清。
以上就是“十四五”期間東莞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相關措施,更多“十四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內容介紹,請關注力鼎環保下期分享。